汽车降价趋势能再等吗_汽车降价还会回升吗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汽车降价趋势能再等吗”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汽车价格战真便宜了吗?算过之后还是再等等吧!

2.汽车降价后会涨回去吗?

3.汽车下半年还会降价吗?

4.汽车降价后还会不会再涨价?

5.汽车降价潮席卷:现在买车合适吗,后续是否还会降价?

6.特斯拉狂降16万,以后还会不会再降价?值得买吗?

汽车降价趋势能再等吗_汽车降价还会回升吗

汽车价格战真便宜了吗?算过之后还是再等等吧!

       哈喽哈喽,大家早上好!

       这几天汽车圈最火的话题就是“惨烈的价格战”了,在东风和湖北省的联合补贴下,现金优惠最高9万,雪铁龙C6只要12万!不但让无数网友高呼“去湖北抢车”,更是引发了一波席卷全国的惨烈的价格战。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超过30家品牌加入了战场,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补贴政策,价格战在车企之间、地方政府之间、和网络舆论上全面开打。

       除了看热闹,我们更关心的是,这波看似凶猛的价格战,比日常的优惠到底便宜了多少?为啥刚到年初,各家车企就陷入了如此惨烈的厮杀?价格战之后,合资和自主,谁会被打残,谁会更强呢?下面辰哥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

       视频正在加载中...

       这波价格战之所以会吸引全国人民的关注,“12万的C6”起到了关键作用。“直降9万”、“12万的B级车”,这些说法都足够吸引眼球,很利于网络传播。但如果你真的想买,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吸引力也并没有那么大。

       首先,因为销量实在太差,C6日常的优惠就很感人,降价5、6万轻轻松松。其次,12万多的C6共创版基本没车,真正能买到的主要是优惠后13.68万的舒适版,而这里又有一个奇葩的事,指导价贵了1万5的舒适版配置反而更低了,比12万多的版本少了前后排头部气帘、远近光大灯也从LED变成了卤素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12万的C6只是为了吸引关注,13万多的才是真正要卖的版本。但雪佛兰迈锐宝、别克君威早就优惠到了13万多了,这个价格其实不算特别有吸引力。

       不过,12万的迈锐宝无人问津,12万的C6却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震撼行业的降价,不如说这次一次成功的营销。

       另一款补贴力度最大的车型就是雪铁龙C3-XR,补贴5.6万,落地大约7万多。但这款三缸的小型SUV,就产品力来说,即便7万多落地,也算不上很超值。

       站在风口上的C6、C3-XR都是如此,其它车型的实际优惠就更没有宣传的夸张了。比如补贴4万的天籁,补贴4万的标致508、补贴2万标致408,这些和目前市场上实际的优惠比起来其实并没有多太多。

       另外,参与补贴的车型很多都是销量很差的产品,比如CR-V的插混版,政企补贴合计6万,但这车补贴之前优惠都能到七八万,且即便如此销量依然惨淡。

       另外,这波价格战里还充斥着很多只为博眼球的营销玩家,比如这两天丰田“买一送一”的宣传,作为这波价格战里的又一剂猛料,一度冲上了热搜。

       但据核实,这是一家深圳4S店发布的海报,活动是真实的,买bZ4X送威驰。但目前已经送出2台威驰,活动到此结束了。

       怎么评价呢,这波操作里,丰田用2台威驰换来了几千万广告费也达不到的效果。并且,bZ4X上市以来销量就极其低迷,目前在多地都有直降6万的优惠。而一辆威驰的价格也就是六七万,所以即便买一送一,也并不亏。

       另外,关于说由于库存实在太多,到5月底奥迪A4优惠完将在16万左右,3系只要17万,奔驰C级直降11万等这些消息,只需要给4S店打个电话问问,就知道这种说法完全不靠谱,纯属看热闹不怕事大,借机蹭流量的。

       所以啊,这波价格战看似惨烈,部分车型的优惠也确实力度空前,但也有很多只是把现有的优惠摆在了台面上,从经销商的优惠变成了车企的官方降价和补贴。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这波价格战是假的,这波价格战不但真真切切,而且这才只是个开始,整个2023车市的价格战都可能愈演愈烈。

       为啥这么说呢?三个原因:

1、消费低迷,不及预期,油车和电车拥挤在了电动化转型的弯道上。

2、合资油车多年不思进取,技术老、配置低,早该降价。

3、国六B全国推行前期,去库存。

       首先,三年的疫情终于过去了,政府、车企和消费者都对恢复经济充满了信心,但预期中的消费回暖却不及预期,甚至1-2月汽车销量还同比下降了15.2%。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过去两年新能源车销量都是翻倍增长,2021年增长了157.8%,2022年增长了93.5%。如果你是车企,面对这样的增速,你会怎么办呢?那肯定是积极建厂,扩大产能,坚决不能错过这波红利呀。

       但今年1-2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速还有多少呢?22.8%!这是啥意思呢?对车企来说,我钱投了,厂建了,刚要投产,销量下来了,这除了降价抢销量还能咋办呢?

       另外,今年以来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也为电动车打价格战提供了一定弹药。

       说完了电车降价,那油车为啥降价呢?理由很简单,去年新能源车卖出了688万辆,抢的可都是油车的市场。新能源车销量不景气,但还能增长22.8%呢,燃油车市场可是在整体萎缩呀,所以在新能源车的挤压下,降价就是迫不得已的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本来不愁卖,但新上市的冠军版却降到了9.98万,这明显就是不打算给朗逸、轩逸、卡罗拉留活路了。那丰田、大众、日产能坐以待毙吗?

       简单来说,当前车市最大的主题就是新能源车逐渐取代燃油车,也就是正处在转型的弯道上。但弯道上是最容易拥挤和磕碰的,现在油车和电池就拥挤在了这波转型的弯道上,在电车的产品力还不能彻底取代油车之前,双方的较量就演变成了价格战。

       这一波价格战合资品牌扮演了重要角色,雪铁龙和标致的补贴算是高潮,但之前丰田、日产的电动车已经开始了大幅降价,艾睿雅和bZ4X都直降6万。

       合资的电车不被认可大家还能理解,但合资品牌的油车其实长期以来也一直不思进取,技术上更新缓慢、动力上够用就好、配置上抠抠搜搜、关键是价格上却非常坚挺。

       就拿凯美瑞、天籁、RAV4等来说,就那动力、就那智能化程度、就那配置,卖20来万很大程度是靠Logo撑着,以前自主品牌孱弱的时候,没办法,他们就是可以卖这个价。

       丰田RAV4内饰

       但现在自主品牌油车、电车全面崛起,尤其是年轻人对合资的盲目崇拜少了,对国产的认可和支持多了,所以合资品牌的躺着挣钱的舒服日子也就要到头了。

       可以说合资品牌老本吃得太久了,这波价格战就是给合资品牌的溢价挤一波水分,这也是中国品牌发展到今天,必然出现的情况。

       这就很好解释了,今年7月1日之前国六B将要在全国施行,目前一些国六A的车型必须赶紧降价清库存了,否则7月1号之后将不再允许上牌了。

       1、必须支持,凡是打过价格战的领域,不管手机还是家电,最终不仅价格被打下来了,产品质量、行业竞争力都上去了。

       2、将重塑全行业的价格体系,合资品牌的价格会被进一步打下来,油车的价格会被打下来。说起打价格战这事,中国品牌可以说从来没输过。

       为啥呢:

       首先是本土作战,中国品牌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是我们有产业链优势,不光是汽车,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从采矿炼钢,到每一个螺丝螺母我们都能自己生产,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第三,我们的全产业链忍受低利润的能力是全世界最强的,而这是我们打赢每一个行业价格战最大的杀手锏。

       3、虽然打价格战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事,但是对刚刚开始展露头角的国产品牌来说却也是双刃剑。举个例子,因为国产手机的内卷,在国内算是彻底把三星打残了,但在国际上三星依然风生水起。对汽车来说,在国内看似国产车正在弯道超车,但全球范围内,去年销量前三依然是丰田、大众和现代,全球卖得最好的电动车依然是Model Y。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洋葱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降价后会涨回去吗?

       2020年第一季度已经完结,受疫情影响,很多车企品牌销量表现远不如预期,消费者更是踌躇不定,无从下手,是该现在下手还是再等等,这当然和每个车企的政策息息相关,但是如果不着急其实是可以再等等的,至少下半年这7款车大概率还会降价。

       沃尔沃S60

       指导价:28.69-37.99万

       在2019年沃尔沃S60刚完成换代,新车和海外本版本成保持一致,没有盲目加长,轴距2872mm,虽然和奥迪A4L相比轴距数值不占优势,但总的来看后排空间表现还是很出色的。车道偏离预警和车道保持辅助以及主动刹车、疲劳驾驶提示等配置,虽然内饰造型布局不算出色,但好在配置在同级别车型中还是很有诚意。新车目前价格比较坚挺,终端优惠力度不大,尤其2020款新车售价较老款有一定上涨,显然沃尔沃现如今的品牌力撑不起这个售价,所以接下来价格肯定会跌。

       林肯MKZ

       指导价:25.58-36.98万

       林肯近来大动作不断,飞行家新车上市,冒险家国产,车型设计都很有代表性和亮点,比如林肯MKZ,这款车在当下车市也不过时,依旧很亮眼时尚。但售价和品牌影响力是林肯目前面临的瓶颈,所以想要销量必然要以降价为前提,现如今林肯MKZ降幅只有3万上下,入门版本裸车22万左右,在奥迪A4L面前没有什么竞争力,如果能够跌至20万出头,很有希望销量有起色。

       大众帕萨特

       指导价:18.49-28.29万

       帕萨特售价较同级别车型来看,比起凯美瑞和雅阁来看,入门门槛更高一些,这其中有品牌溢价因素影响,帕萨特现如今终端本就有3万上下的降幅,经历了2019年的负面风波影响,现在帕萨特想要翻身,肯定是要建立在降价的基础上,所以2020年帕萨特价格必然还会跌,如果改款上市旧款跳水价也正常。

       奔驰E级

       指导价:42.98-62.38万

       2020款奔驰E级上市了,新车较老款车型起售价上调了4千元,高配车型涨幅7千元,配置并没有太大的改动,新车身为年度小改款变动也不算大,但面对同级别车型来看,竞争力并不足,所以只能靠后期降价来维持现有的销量,所以2020年奔驰E级降价是必然的。

       宝马3系

       指导价:29.39-40.99万

       宝马3系在入门级豪华领域中产品力优势明显,但价格就不占优势,换代车型上市近一年的时间,终端降幅2万上下,和A4L等车型相比,优势不算明显。而2020年奔驰C级换代车型即将上市,现款车型必然要有更大的降幅来增加竞争力,而奥迪A4L现有超5万降幅也让宝马3系压力较大,所以3系想要保持月销量破万,终端降幅还得加大。

       福特锐际

       指导价:18.98-21.88万

       2019年福特锐际作为福特的新款SUV,靠着越级别的产品力和硬实力,上市后有着不错的销量反馈,光看产品力锐际的确不错,但它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福特品牌影响力日益下滑,认可度远不如前,福睿斯福克斯等爆款车型相继折戟,现在锐际终端一分不降,如果这样的趋势那锐际后期必然会被取代和遗忘,所以后期必然会降价。

       奥迪A6L

       指导价:40.98-65.08万

       在豪华C级车领域,目前A6L的降幅非常出色,终端降幅超7万,入门版本车型裸车跌至33万上下,比宝马5系和奔驰E级来看是有明显的优势,整车性价比比较出色。但是2020年奥迪A6L的挑战也不少,比如即将登场的红旗H9,售价很有可能和A6L高度重叠,所以到时候多重冲击之下,A6L还是很有可能再给出一定的优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下半年还会降价吗?

       aqui te amo。 作为机器人,我认为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情况和观点,但如何发展市场和经济趋势是难以预测的。

       1. 汽车降价结束后由于库存积压和需求下降,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报复性涨价。此时,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通过提高售价来抵消之前的损失,同时也会逐步调整价格以应对成本、税费等变化。

       2. 汽车行业一直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制造商在市场价格之间斗争已经成为常态。即使在汽车降价期间,制造商也总是争夺市场份额,具有更长期的收益目标。因此,即使降价结束,他们可能会继续维持一定的价格竞争力,而不仅仅是回归原价。

       3. 新技术和制造方式不断的进步,汽车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即使汽车降价结束,随着生产成本下降和贸易环境改善,汽车制造商也可能会逐步调整价格,以反映更高的利润率。综上所述,汽车降价结束后会出现怎样的价格趋势还需要看市场的发展和制造商的策略。

汽车降价后还会不会再涨价?

       目前看,汽车降价结束之后不会立即迎来报复性涨价。这是因为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购车需求下降,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对车辆的销售和库存压力依然很大,不愿放弃市场份额,因此在保证自身盈利的前提下,不太可能快速反弹价格。

       此外,目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如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这些变革将对汽车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汽车企业需要在这些变革中进行转型和创新,而不是简单追求车型售价的高速增长。

       从长期趋势来看,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步回暖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汽车价格可能会出现适度回升。但也需要看到,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将会有更多的优质、价格合理的汽车品牌和产品涌现,进一步促进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汽车降价潮席卷:现在买车合适吗,后续是否还会降价?

       汽车的降价结束以后,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涨价,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供需关系、成本和竞争等。下面是可能导致报复性涨价的一些因素有:

       1,供需关系:汽车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如果市场需求超过供应,那么厂商可能会提高价格,以平衡市场供需关系。相反,如果供应过剩,价格可能会下降,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2,成本:汽车制造商的成本可能会随着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变化而上涨。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商可能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导致汽车价格上涨。

       3,竞争: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如果一个厂商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那么其他厂商可能会提高价格以保持利润率。

       总之,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涨价,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消费者应该关注市场变化,理性购车,并做好预算规划就好。

特斯拉狂降16万,以后还会不会再降价?值得买吗?

       都说人生有“四大喜”,前两喜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而我认为人和车相关的有两悲:“买完就降价,新车出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降价是喜闻乐见的好事情,但如果“消费”这一动作是在“降价”之前,甚至刚消费完就降价,就很难“喜乐”起来了。

       最近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一股降价浪潮迅速形成,并席卷了汽车圈“半壁江山”。汽车市场这潭水,更浑了。

乱象

       我老家县城有条街上挤满了服装店,每年春节前夕,我都会带着爸妈到这条街上逛逛,类似“原价XXX的服装,现在只要XXX”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

       走进这些小服装店,你会发现铭牌上标的价格都不便宜,但不需要花费多少工夫,就能将价格砍到5折以下。相对于这些杂牌服装,汽车的定价要规范得多。

       国内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每个汽车品牌都找到了合适的售价区域,对于什么级别车型该卖什么价,大家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默契。

       最近湖北武汉出现的“12万的雪铁龙C6”显然打破了这一默契,作为一款合资中型轿车,它的尺寸快赶上中大型也就算了,这次价格更是直接越过了合资紧凑级,闷头冲进了国产紧凑级的“势力范围”。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还得从去年湖北推出的一项购车活动说起。

       2022年,湖北省财政厅、商务厅、经信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开展促进汽车消费活动的通知》,原本这次活动的时间是2022年6月至12月,但在到期前,延长到了2023年3月31日。

       活动时间延长,真相只有一个:去年六个月期间的活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眼看着又到活动截止的3月份了,想必是觉得效果依然不怎么理想,于是3月以来,武汉经开区联合东风汽车旗下车企携手开展一波让利促销活动,下了一剂猛药,“12万的C6”应运而生。

       “12万的C6”指的是雪铁龙C6的入门版本“共创版”,这款车型的指导价是21.19万元,当地政府和车企共补贴9万,相当于裸车只要12.19万元。

       起初,尽管这个活动出售的车型必须上武汉车牌,但外省消费者也是可以购买的,只是得一次性付清按原指导价落地的约24万元车款,9万元的补贴一个月以后返还。

       没想到这波活动很快吸引到了全国众多目光,导致当地的C6供不应求,生产C6的工厂都被掏空了!于是后续开始增加户籍、社保等方面的限制,甚至出现了经销商向消费者追加数万元保证金的乱象,据说是为了防止黄牛介入。

       抛开这些限制不谈,优惠是实实在在的,12.19万元的裸车价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费这些,C6共创版实际上的落地价也就在14万元左右。而此前不久购买同款车型的车主,落地普遍花了18万元左右。

       湖北此次“政企综合补贴”,涉及到的品牌不止东风雪铁龙一家,车型也不止C6一款,只不过这款车高达9万的补贴看起来最为突出。

       自湖北以后,全国多个地区、多家车企掀起降价浪潮,据相关统计,降价车企的数量已超过了40家,某些经销商更是搞出了“买一台送一台”的噱头,比如买楼兰送轩逸、买bZ4X送威驰...

       对于待购的消费者而言,其实降价潮带来的并不全是喜悦,相反,这种乱象造成了一种不安定感。一方面,部分消费者觉得这是购车的好时机,另一方面,又不确定是否会进一步降价。

       近期不少车企推出了“90天内保价”的政策,显然是考虑到了消费者的这种复杂的心理,毕竟谁都不想做买完就降价的“冤种”。

起因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携妻子参加指挥一场在波斯尼亚举行的军事演习,没成想演习结束后遭遇塞尔维亚杀手行刺,夫妇二人双双身亡。

       这件事史称“萨拉热窝事件”,其造成的后果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浪潮。

       萨拉热窝事件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但其背后是各国之间酝酿了许久的矛盾。最近汽车市场的这波浪潮,“12万的C6”也算是导火线,根本原因也没那么简单。

       我们看看在降价浪潮中表现最积极的一些品牌、车型,不难发现他们的有着一个共同点: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

       东风旗下的合资品牌雪铁龙、标致降价的车型比较多,是因为它们整个品牌的销量都不怎么样;日产和丰田等品牌的整体销量虽然可以,楼兰、bZ4X这些车型却不怎么卖得动,所以优惠才会接近“买一送一”的程度。

       聊到这你可能会说:“豪华品牌BBA都加大了优惠力度呢”。事实上,近些年BBA一直在加大优惠幅度,因为强如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不过这个压力不是雪铁龙给的,12万的雪铁龙和卖几十万的BBA有啥关系?顶多也就是对A3、1系这种BBA入门级的车型造成一点威胁罢了。

       在我看来,国内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近几年都是“压力山大”,主要是受自主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先后崛起影响。前些年,一些自主品牌的燃油车靠着“低价格、高配置”的优势不断攻城略地,它们攻略的主要是合资品牌的城、地,由此导致合资品牌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探。

       南北大众和南北丰田这些合资品牌都还好,它们的壁垒够厚,雪铁龙、雪佛兰之类的三四五线品牌就难受了,降价也没能取得多高的销量。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情况再这样恶化下去,它们都要卷铺盖回自己祖国了。

       自主品牌燃油车崛起之后,国产新能源车又站了起来,这点更为致命,像雪铁龙这种品牌的燃油车都不受欢迎了,造的新能源车会火起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主品牌燃油车和国产新能源车两面夹击,导致这些一二线以外的合资品牌,连在国内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只能降价“断臂求生”。

       BBA倒是受自主品牌燃油车的影响不大,不是自主品牌没有向BBA这些豪华品牌发起冲击,而是它们的“城墙”更高,自主品牌攻不上去。领克、WEY这些品牌就是一次次尝试,结果压根对BBA造不成威胁。

       当然,正面刚不赢没关系,侧面“偷袭”也可以,自主品牌的燃油车没能威胁到BBA,国产新能源车威胁到了。之所以强调“国产新能源车”,是因为其中有特斯拉这个特别的存在,它不属于自主品牌,但算是“国产”,自从特斯拉国产后,配合自主品牌比亚迪直接“杀疯了”。

       以前花二三十万买奥迪A4L的,可能准备去买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了;以前花四五十万买奔驰GLC的,可能刚提了辆理想L9。原本这些售价区间可都是BBA的天下,其它豪华品牌都只能喝喝汤,现在却受到了国产新能源的威胁。

       新能源车的市占率在加大,对BBA的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BBA自身掏出来的新能源车却没有一款卖得好的,让它们都快对自身的品牌力产生怀疑了,难道我“奔驰宝马”的名头都不管用了?你说,这压力能不大吗?也难怪之前有奥迪4S店挂上“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横幅。

       所以说,这么多品牌车型降价,并不是跟风雪佛兰,而是它们原本就有些绷不住了,这次刚好借坡下驴、顺水推舟罢了。

影响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人一旦过惯了奢侈的生活,想要节俭就很难了。同理,消费者们一旦适应了某款车很低的价格,如果以后把这款车的价格往上提一提,他们就很难再买账了。

       这点凯迪拉克应该很有发言权,前些年用优惠换取了一定的销量,结果就是旗下车型只能越卖越便宜。人们习惯了裸车12万、补贴9万的C6,要是以后裸车价15万的C6还卖得动?湖北地区的消费者第一个不答应。

       更关键的是,大规模地降价,会让消费者的传统理念崩塌、产生信任危机,比如大家会想:定价21万的车、12万就能提,原来汽车利润这么高啊?假如我买个优惠一两万甚至没有优惠的车,岂不是让他们赚翻了?

       长期以来,汽车价格不透明,造一款车成本到底多少?厂家、经销商赚了多少?没谁会告诉你。你跑遍一个城市同品牌的10家经销商去询问同一款车的落地价,可能会得到10个不同的价格。后来特斯拉以及一众新势力选择采用直营的模式,价格倒是透明了,不用一家家4S店跑着比价了,但一台车赚多少,消费者依然没底。

       通常情况下,汽车消费者是比较理智的,售价虽然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往往是确定了想买的车型,再去谈价格,但大规模、大幅度的降价,无疑会出现因为降价而盲目购买的情况。

比如那些在活动期间买了“12万C6”的,可能之前没考虑过这款车,甚至本来压根就没考虑过近期买车。

       如果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感觉很便宜”而购买车型,厂家内卷、车型降价应该会进一步加剧,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是好事,但不排除某些厂家会“不讲武德”,利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进而拉低售价。

       何况现在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内卷不再局限于品牌与品牌之间、车型与车型之间,更是出现在了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

       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268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6%,如果“四分天下”,新能源车已经占了其一。

       尽管不少国家都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但大家对于到了这些时间节点会不会禁售,始终保持怀疑。

       一些“新势力”在此之前孑然一身,它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一头扎进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里,但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转型并非易事。因此,近些年大多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摇摆不定,普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推进力度并不大,失了先机,导致现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在2017年达到了一个顶峰,此后开始下降,2020年降至2531.3万辆。尽管近两年销量略有增加,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不可忽视,可以这么说,近几年燃油车市场已经在缩小了。

       很多人忽略了“12万的C6”对二手车市场的影响,那些前不久花18万提车的车主,如果现在去卖车的话,能卖9万就不错了,相当于打了5折。有这个前车之鉴,消费者对于购买燃油车势必会更加谨慎,即便购买燃油车,对于品牌保值也更加看重,一二线之外的品牌会更加受伤。

       燃油车整体市场缩小、消费者购买燃油车更加谨慎,同时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车又没有冲出来,它们的生存势必会愈发困难,万般无奈之下,唯有靠降价保命。

       基于以上分析,个人认为降价潮必定会进一步延续,所以想在这波降价潮捡漏的朋友,不必着急入手,大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文/优视汽车 斯达)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后会不会降价很难说,但是照这个发展趋势再降价只是时间的问题。

值不值得购买要看你怎么看了,如果说按照之前的价格来比较,是值得购买的;可是如果你再想一下还降价的话,那就不值得购买,完全可以再等一等的。

一、特斯拉狂降16万,降到底了吗?

       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 3,官方指定价格再29.18到41.98万。也就是说特斯拉最便宜的车也是20万起步,稍微好一点的百万,在好一点的好几百万。

       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之前卖价为53.5万,下降16.51万,现卖家为36.99万。

       请问降价16万,真的降到底了吗?

       这个答案恐怕只有特斯拉知道,我们普通人无法知晓,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特斯拉还还没有到底,特斯拉已经不是一次两次降价了,已经是N次了,只不过这次力度大一点而已。

       之前特斯拉面对的是超有钱人,现在开始迈进有钱人和中产阶层、再之后很有可能就是地产或者普通打工人,实现人手一辆特斯拉。

二、想买就买,值不值得自己说了算

       值不值得的,不是价格说了算,而是你自己说了算,再贵只要你觉着值就值,再便宜只要你觉着不值就不值。

一分价钱一分货,与现在相比你可能多花16万买一辆特斯拉,但是你买的可能在质量上要比便宜16万的要好。

       再就是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很多事情你不能去等,趁着有想法有能力就实现了。

       等到再降20万或者30万时,你已经不能再去享用了,再划算再值也变成了遗憾。

       买的永远算不过卖的,商家永远只做有利可图的事情,无利可图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做。消费者永远是商家眼里的韭菜,一茬一茬的割,一茬一茬的收。

最后:特斯拉买了就贬值,除非很喜欢去购买,如果说一般般,其实完全可以购买比亚迪、北汽、五菱等。

       今天关于“汽车降价趋势能再等吗”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