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汽车科技_豪华高科技汽车

       对于豪华汽车科技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Ƽ�

2.智能汽车不仅是大屏!实测凯迪拉克CT6的科技杀手锏

3.车长超5米,标配10AT!高科技加持的凯迪拉克CT6真的那么好?

豪华汽车科技_豪华高科技汽车

���������Ƽ�

        折叠屏手机、智能家居已成为潮流趋势,科技感产品如今就是市场的“香饽饽”。在BBA中,论科技感还是奥迪最为拿手,那句“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核心理念已经诞生50多年,全新奥迪A6L换装虚拟座舱和触控式双屏后,科技感同级遥遥领先。而它最大的对手——宝马5系,还是维持传统设计,其实A6L和5系,毫无疑问都是出色的中大型豪华轿车,但是奥迪A6L那份科技精致感确实深得人心。

        风格各异,C级车正统气质还当属A6L

        奥迪A6L和宝马5系的C级车地位,在国内已经深入人心,超过5米的车长、超过3米的轴距,不仅创造了宽敞的车舱,更是具有出入酒店、写字楼时不怒自威的自信。

        不过,两车仍旧有着明显的各自品牌风格,宝马5系更具动感,长发动机舱、运动刻画的前杠,以及后露的排气,都在诉说品牌的“运动”特质。而这些特点,其实有意无意地在削弱它的气势感,尤其是3系加长、加大后,两者的主观车型级别无疑被缩小。

        奥迪A6L则是相反的,换代后它与A4L的区隔增大,虽然A6L与A8并不相像。但设计所呈现出的气势感却狠狠地向A8贴靠,当我站在它的身旁,已经不止一次误以为它是一台A8。或许是因为它和A8都拥有极其经典的侧窗造型,加之车头、车尾变宽,镀铬饰件数量增多,尤其是那矩阵式大灯散发出“不羁”的眼神,“灯厂”强大的气场已经将我压倒。

        为豪华注入科技元素,A6L这波操作5系该学学了

        新势力入局汽车市场的这几年,设计标准风云突变,过去换装全液晶仪表、大尺寸屏幕就是科技感浓烈的范例,如今消费者的要求已经从单个部件,延伸到整车氛围。

        宝马5尽管算不上反面例子,但不够年轻、时尚的座舱,也是长久以来用户们吐槽的对象。它的中控台设计更讲究实用,更具有居家氛围,实体的空调控制按键操作简便,iDrive车机系统还具备单独控制旋钮,只是两块12.3英寸屏幕的科技氛围还比不上自己级别更低的3系,唯一的时尚亮点,也就是夜晚下有着出色的氛围灯效果。

        奥迪A6L的座舱我认为有着明显的“双拼”理念,既有沉稳豪华,又有新锐科技。环抱式的整体设计,以及大面积的天然纹理胡桃木饰条,构成了沉稳的基调;而大量的哑光铝饰条、Alcantara材质、钢琴烤漆面板、氛围灯,以及最重要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0.1英寸中控屏、8.6英寸独立空调控制屏,则能让你感受到被科技感包围的喜悦,尤其是当界面的UI也是那么精致、空调控制也是那么便捷时。

        两车的车机系统表现不相上下,均具备时下主流的影音APP,也都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对于像我这样的iPhone用户着实方便。另一个让人感觉惬意的便是它们的乘坐感受,我所试驾两款车型指导价相近,分别是售价49.98万元的A6L 2023款45TFSI quattro尊享动感型和售价49.19万元的宝马5系2022款 530Li xDrive 豪华套装。

        两车座椅软硬适中,具有前排加热和坐垫的4向电调,而且后排也都很宽裕。座椅配置上,A6L占有优势,相比5系多出的腰部4向电调和后排座椅加热功能,能大幅提升长途驾驶和冬季乘坐的舒适度。

        5系延续运动基因,A5L专注舒适平衡

        动力系统对于一款中大型轿车的品质体验,也是至关重要,带得动、开得稳,才能泰然自若。宝马5系全系均为2.0T发动机,分为525的低功率和530的高功率,我所驾驶的高功率530车型最大功率为185kW、峰值扭矩350N·m,匹配8AT变速箱。

        奥迪A6L不仅提供2.0T,还提供3.0T V6车型,售价仅比2.0T的顶配车型,高出6万元左右,如果是V6爱好者或是马力追求者,那么A6L的55 TFSI车型绝对是你“扮猪吃老虎”的好伙伴。A6L的2.0T发动机同样分为高低功率,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我所驾驶的这台高功率车型最大功率为180kW、峰值扭矩为370N·m。实际的动力表现来看,A6L和5系的2.0T高功率车型加速性能相当,且动力衔接平顺。

        传动系统上,二者均为适时四驱系统,在起步、转弯、加速、湿滑路面等情况下,将立即切入四驱状态,以增加行驶平稳性和安全性。

        奥迪A6L的quattro ultra并非为了征服山路,为的是操控平稳,拓宽极限。“贴地飞行”般的平稳驾驶,一直是奥迪引以为傲的特点,作为一款轿车,A6L的quattro ultra智能四驱和255mm宽胎足以轻松应对城市路面。值得一提的是,日常前驱状态下,A6L将断开传动轴,理论上的燃油经济性将优于偏向后驱的5系。

        是的,宝马5系的xDrive适时四驱系统日常以后驱为主,加之使用更运动的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组合,底盘流露出一丝运动感。奥迪A6底盘前后均为多连杆独立悬架,配合较软的避震,一种行政级座驾的厚重感呼之欲出,整车操控也较为轻巧。因此,两车的驾控方向是有些差别的,我想这个级别的用户,应该会更喜欢A6L那种如履平地的惬意感。

        总结

        我所试驾的这两款中大型豪华轿车,已经来到50万元级别,品质无可置疑。但确实奥迪A6L和宝马5系有着一定的区别,5系留有一丝运动感受,但和3系的定位差距拉得不够大,尤其科技氛围上有所欠缺。A6L的对于豪华C级车的定位感更加强烈,越级同级的设计、精致的座舱和溢出的科技氛围,甚至能称之为“C+”级,这种工业艺术品般的精致科技感,真的太富有吸引力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网上车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智能汽车不仅是大屏!实测凯迪拉克CT6的科技杀手锏

       很多人认为,奥迪一直号称“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但科技表现力不如奔驰和宝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奥迪的科技都体现在“隐性科技方面”,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车身技术,奥迪都有不小的优势。这么说吧,全球汽车品牌中,奥迪是拥有汽车专利第二多的品牌,第一是丰田。

       奥迪突出的做工和用料,突出的做工和讲究的用料对豪华车来说是必须的,这两点,奥迪也做得非常好,得到公认。

       没有太多先进的技术,但质量优秀,开过奥迪的朋友都会有同感,奥迪很少出问题,很可靠。奥迪把底盘调教的非常顺从,任何新手开起来都跟老司机一样,没有任何挑战性,不像开宝马,你如果没有一定的驾驶技术,是玩儿不转的。

       强劲的动力和易用的操控,在动力、操控和舒适之间有非常好的均衡。奥迪车,从A1到超跑,易于驾驭是奥迪突出的特点,同时,奥迪又有性能极致、充满个性的车,比如RS6和RS7。

       其次奥迪的售后属于一流的,奥迪4S店是终身免费补机油的。

车长超5米,标配10AT!高科技加持的凯迪拉克CT6真的那么好?

       车东西

       文?|?晓寒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来到了2020年。

       1月初,凯迪拉克公布了2019年成绩单,全年累计售出21.2万台汽车,依然盖过雷克萨斯,领跑BBA之外的二线豪华车阵营。

       2019年,ATS-L和XTS因为国六排放问题,在下半年提前离场,轿车市场仅剩CT6一款旗舰车型在售,不过最终依然取得了2万多台的销量,同比增长31.4%。

       2018年起,宝马5系、奥迪A6L先后完成换代,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竞争趋于白热化。CT6在车市整体寒冬、强敌环绕的大形势下取得超过30%的增长,除了其较大幅度的优惠之外,与自身过硬的产品力也密不可分。

       ▲凯迪拉克CT6

       为了弄明白CT6在机械素质,尤其是科技、数字化配置方面的实力,车东西在1月初对CT6的2.0T顶配车型(28T铂金版)进行了长达两周的测试,对其驾驶感受、车联网系统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智能驾驶系统,都有了一个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

       一、最触手可及的大型豪华运动轿车

       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见到CT6的第一眼,它都会吸引你的注意。

       车头大面积的盾形中网、锋利的日间行车灯,或是修长的车身线条和大尺寸轮圈,亦或是敦厚的车尾与凶悍的四出排气,都是CT6在车流中吸引路人目光的利器。

       ▲凯迪拉克CT6

       如果用一句话去形容CT6,我觉得“最触手可及的大型豪华运动轿车”这14个字足以。

       CT6的长宽高分别是5223/1879/1498?mm,轴距3109mm。作为对比,国内销售的加长版奔驰S级、宝马7系,以及奥迪A8的长宽高分别为5259/1899/1497?mm、5273/1902/1498?mm、5302/1945/1487?mm,轴距分别为3165mm、3210mm、3128mm。

       从参数上看,CT6的尺寸已经与奔驰S级、宝马7系和奥迪A8处于统一级别,属于大型豪华轿车的范畴。

       ▲凯迪拉克CT6

       但从售价来说,CT6入门车型的售价优惠完在30万左右,即使是2.0T顶配车型也在40万左右,远低于奔驰S级、宝马7系和奥迪A8的入门车型60万以上的起售价。

       这是真的触手可及。按下一键启动按钮打着发动机,踩下油门后,我将CT6开上了北京的街道。

       ▲凯迪拉克CT6

       为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2019款和2020款的CT6换装了新款2.0T发动机。

       虽然最大功率从此前的276马力下降到了241马力,但开起来并不会觉得动力不足。配合着10速自动变速箱和调教不重的转向与油门踏板力度,CT6开起来比较轻快,上了高速深踩油门,车辆也能迅速提速到120公里/小时。

       ▲凯迪拉克CT6的发动机舱

       官方公布的零百加速是2.0T中低配车型7.4秒,顶配的铂金版8.1秒,其还配备了Brembo的四活塞刹车系统。

       对于一款车长超过5.2米,轴距超过3米的大型轿车来说,这个操控配置足够在城市和高速上来回穿梭了。

       驾驶一款大型豪华轿车,你并非每时每刻都需要用到较强的动力储备,它们更像是一种底气藏于发动机舱下面,只在关键时刻才会释放出来。

       ▲凯迪拉克CT6前排

       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给前后排的乘客们,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这方面,凯迪拉克,或者说通用汽车一直做的不错。

       在我们这台铂金版的CT6上,前后排座椅均拥有多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以及按摩功能,后排乘客还拥有一个硕大的中央扶手,两个后排娱乐屏幕和三个遮阳帘。

       ▲凯迪拉克CT6后排

       虽然左右两个侧窗的遮阳帘需要手动操作,但这并不影响你在车内找到一个满意的姿势。最后再加上Bose提供的Panaray音响系统,驾驶或者乘坐CT6出行,都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二、智能汽车不仅仅是大屏?CT6行车科技武装到牙齿

       在特斯拉等车型的带动下,智能与科技,俨然已经成了汽车界最时髦、最前沿的概念和关注点。

       而外界谈起一辆汽车够不够智能,有没有科技范儿时,最基本的关注点往往在车内的屏幕够不够多够不够大、车机能不能安装更多的软件、UI界面够不够酷、交互方式够不够多等方面。

       ▲凯迪拉克CT6的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屏

       如果用这些标准来看,CT6的表现,确实“一般”。

       它的中控屏幕尺寸并没有到惊人的程度(只有10.2英寸),操作系统是多年前基于Linux研发的CUE系统,可下载的应用也不多,没有手势交互,语音系统的反应也要慢上半拍儿,与现在流行的安卓大屏、横置双屏相比,确实不会让人觉得惊艳。

       但看到这里千万别失望,CT6真正的科技实力,其实是在行驶相关的部分,甚至堪称武装到了牙齿。

       2020年1月初的一个晚上,北京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早上起床发现车辆周身都覆盖着雪花。我把挡风玻璃上的积雪清理完毕后就直接出发了,当时忘了清理尾窗上厚厚的积雪。

       开车行驶,难免会用到内后视镜观察车辆后侧的情况。一般来说,尾窗有一层积雪内后视镜就什么也看不到,但好在CT6搭载了一个超宽视角的流媒体内后视镜,通过尾部的摄像头,可以直接把后方的景象呈现出来,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行车安全。

       ▲凯迪拉克CT6的流媒体后视镜

       这就是CT6的科技哲学——炫酷的大屏之外,更关注跟行车相关的科技。

       第一次开着或者坐着CT6上路,我的第一感受并不是这辆车有多舒适或者多豪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它真的非常安静。

       尤其是关闭车门,或者关闭车窗的一瞬间,放佛有一个开关一样直接把噪音给关掉了。

       这种效果既得益于CT6在隔音棉/密封胶、夹层隔音玻璃方面狠下血本,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Bose?ANC主动降噪系统的作用。

       这套系统通过车载麦克风收集噪音并分析其声学信号,然后用音响发出反向声音信号来抵消噪音。

       再加上Bose?Panaray高级音响系统,坐在CT6车内听着音乐安静出行也是相当安逸。

       第三项让我印象深刻的数字科技当属CT6的Night?Vision鹰眼红外夜视系统,能够捕捉80米范围内物体发出的红外热源信号,并以黑白视频画面显示在全液晶仪表上。

       这并非是夜视仪首次应用在汽车身上,但CT6这套夜视系统的一个厉害之处是还整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夜视仪不仅能够显示出各种物体,更能帮你标注出行人、大型动物等活物。

       ▲凯迪拉克CT6液晶仪表的夜视画面

       虽然在照明充分的城市里用处不大,但在没有路灯的郊区或野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这又是一个用科技来提升行车安全的典型应用。

       除了上述几个科技配置,CT6还有可以实时语音通话或远程监控车辆碰撞事故的安吉星车联网系统、用以减小转弯半径提升操控性的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可以高速调节阻尼的MRC电磁悬挂,以及可以在四缸和两缸之间智能切换的智能发动机管理系统等。

       ▲凯迪拉克CT6车顶的安吉星系统控制按钮

       看到这里结论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就是CT6猛的一看,似乎少了超大屏幕与炫酷的车载系统,但其实凯迪拉克是将更多的科技放在了行车相关的配置上。

       不管是前文提到的流媒体后视镜、ANC主动降噪、还是安吉星、主动后轮转向、MRC电磁悬挂等系统,都是为了提升驾驶安全性、操控性与舒适性所存在的配置,而不仅仅是看起来具备科技感的大屏和炫酷的UI。

       三、智能驾驶够用?SuperCruise即将到来

       与车载大屏、智能交互系统一样,自动驾驶能力已是目前新上市车型最重要的卖点之一。

       在这方面,凯迪拉克CT6也是一个“务实型”选手。

       CT6这款车型在设计时,已经搭载了L2+级自动驾驶系统,就是允许驾驶员松手松脚的单车道自动驾驶系统,名为SuperCruise。

       ▲凯迪拉克CT6

       得益于高精地图的加持,SuperCruise是全球第一款允许驾驶员松开方向盘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这一个细节上是要比特斯拉的Autopilot要更先进。

       当然,驾驶员松手的时候,视线也不能离开路面,车辆自带的驾驶员监测系统会监视驾驶员的视线。

       SuperCruise功能在美国不少高速公路都可以使用,能够减轻不少驾驶疲劳。但该功能2018年6月在中国发布后,还需要在本地进行高精地图数据核查、功能验证等工作,因此中国地区的车型暂时无法使用。

       ▲凯迪拉克CT6

       正是由于SuperCruise的暂时缺席,CT6在中国仅有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辅助、AEB紧急制动等L1级自动驾驶系统。?

       2019年是L2级自动驾驶在中国的普及之年,有超过40款新车搭载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上市——CT6在自动驾驶方面略显落后。

       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CT6搭载的这些L1级自动驾驶系统,也足够日常使用。

       上了高速或城市环路后,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可以自行控制加减速,驾驶员仅控制方向即可。而在车辆偏离车道线后,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也能给方向盘施加一定的力,给车辆“推”回道路中央。

       CT6还有盲区辅助提醒、倒车后方车辆穿行提醒、前方行人探测预警、全速防撞自动刹车等各项ADAS功能。

       作为一款长度超过5米的大车,倒车、停车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在这方面,CT6也配备了完善了倒车辅助系统,包括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倒车影像,360度全景倒车影像,以及支持纵向和横向车位的自动泊车系统。

       ▲凯迪拉克CT6的倒车辅助系统

       有了这一系列科技系统的加持,即使开着CT6在狭窄的地库中穿行和找车位,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结语:凯迪拉克的组合拳?

       凯迪拉克在中国的品牌力要略低于BBA德系三强,近些年在提升品牌销量的时候,使出了一套组合拳。

       第一拳就是在动力操控、机械性能上狠下功夫,像是此前的ATS车型,在动力系统上都是碾压同级竞争对手的存在——同价位基本都是凯迪拉克的动力最强,同时还坚持后驱布局、搭载Brembo的刹车系统等。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数字化水准不断提升,凯迪拉克又打出了第二拳,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加大投入。

       像是CT6,不仅有安吉星车联网系统,同时其还有Carplay手机–车机映射、流媒体后视镜、夜视仪、Bose主动降噪,以及SuperCruise、自动泊车等一系列数字科技配置。

       可以说,凯迪拉克首先通过“机械性能”这一拳,奠定了自己二线豪华品牌领军者的地位,然后又通过“数字科技”这一圈,巩固了这一地位,并以机械+数字配置的双重优势,开启了对BBA的新一轮追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说起豪华轿车,大家的固有印象应该就是劳斯、宾利这些欧洲的超豪华品牌,高昂的价格让我们拒之千里之外。直到凯迪拉克CT6的出现,改变了我的想法。车里车外都透着豪华范儿,第一眼看见这个车的时候,心里就俩字:好看!

       中期改款后的凯迪拉克CT6不仅有了双外观的设计,内核也有着不小的变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凯迪拉克CT6?2019款28T领先运动型,也是从这个配置车型开始,才会有电磁悬架、后轮主动转向这些高科技的配置。

       星瀑布前格栅,融合了时尚和运动,看着就很有dèng次。除了格栅,车头最吸引人的就是头灯。点亮以后的效果确实有点炫,尤其是从远处慢慢开过来的那个感觉。

       车身长度比老款车型加长了44mm,已经达到了5223mm,而且并不是加长版本的车型,原生就有这么长,所以车身比例会显得更加修长和协调。

       经常关注汽车的小伙伴们也知道,这样的车身尺寸对应的是海外标轴版的宝马7系、奥迪A8这些车型。但是到了国内,它的对手则是经过加长的宝马5系、奥迪A6L和奔驰E级。

       凯迪拉克CT6的车身采用的复合材料,铝材的用量基本已经接近了58%,不仅实现了车身轻量化,还提升了它的抗扭程度。

       19英寸的固特异Eagle?F1系列轮胎,和侧面配有凯迪拉克Logo的Brembo定制前对向4活塞刹车卡钳,不仅跑得快而且还刹的住。

       在如今这个讲环保、绿色的大环境之下,尾喉不减反增,而且四个都能冒烟,这个感觉对于一个喜欢车的年轻人来说,真的非常爽。

       尾灯和头灯有着相互呼应的设计,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车头还是车尾,辨识度都相当之高。

       凯迪拉克CT6的内饰作为品牌的旗舰车型,甭管是配色还是设计应该都是充分体现着美式的特色。不过我这台试驾车,上下全黑的配色+碳纤维的装饰板,emmm……我觉得有点过于追求运动化。

       好在,打开蓝牙连接手机,放上一首My?Medicine,坐在车里享受着10个喇叭的BOSE扬声器带给我的听觉冲击,也是一种享受。

       座椅是不是看着就很舒服?确实,当我坐上去的舒适感,完全对得起“美式豪华”这四个字。如果能换成棕色或者红色,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车厢内的运动氛围。

       作为一台中大型豪华商务车,后排的功能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后排座椅加热、后风挡遮阳帘、后排侧窗遮阳帘、老板键,一应俱全。除了略高的地台,绝大多数情况下,把它当做四座车来使用就好了。

       最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凯迪拉克CT6的驾驶感受,为了适应更加严苛的国6B的排放标准,2.0T的动力参数是有一定的下调。

       但是,在加速初段的响应还是非常的积极。城市里日常通勤,中低速行驶整台车的行驶质感是非常轻快的。

       凯迪拉克独有的可闭缸技术,让这台车有着非常好的油耗表现。当然,还有一个功不可没的功臣,就是全新的10AT变速箱。

       如此之多的挡位,在中低速行驶的过程中也并没有感受到非常频繁的换挡动作,可见凯迪拉克在调校上下的功夫。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电磁悬架、后轮主动转向,这些高科技配置让这么大尺寸的轿车开起来显得非常灵活且舒服。双层隔音玻璃、BOSE主动降噪技术,双管齐下,也是很好的提供了车内的静谧性。

       以北京为例,凯迪拉克CT6的优惠可以说是相当的可观。以奔驰E的价格,买到奔驰S级的感受,我个人觉得已经很有性价比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豪华汽车科技”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豪华汽车科技”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