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越野赛_汽车越野赛事

       非常感谢大家对汽车越野赛问题集合的贡献。我会努力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实例来支持我的观点,希望这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1.????ԽҰ??

2.再创纪录 — Can-Am全地形车摘得2020年多项全球越野赛事桂冠

3.什么叫场地越野赛?请回答清楚点,不在乎字儿多!!!

4.著名车手周勇分析达喀尔从非洲、南美到沙特的变迁

汽车越野赛_汽车越野赛事

????ԽҰ??

       甘肃景泰马拉松21人遇难,越野赛保障救援很难跟上的原因:

1.越野赛都有一定难度,这些道路汽车很难上去;

2.越野赛距离比较长,救援队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3.主办方应对方案没做好,事故高发期没有安排救援人员。

       这几天对于喜欢跑步的人来说,完全是噩梦一般的感觉,因为甘肃景泰马拉松21人遇难,这可以说是马拉松历史上的最大灾难。越野赛保障救援难跟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越野赛都有一定的难道,这些道路汽车很难上去,这就导致救援时间变得非常漫长;主办方没有做好应对方案,特别是面对最坏的情况,同时他们也没有在事故高发期安全救援人员,当救援人员达到的时候,时间已经比较晚,很多队员已经失去了生命特征,这是赛事安全没有保障的体现。

一、越野赛都有一定难度这些道路汽车很难上去

       大家都知道户外越野赛基本上都是在山地进行,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难道,汽车这些救援车基本上没有办法开上去,完全靠救援人员攀爬,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是越野赛救援很难保证的原因。

二、主办方应对方案没有做好事故高发期没有安排救援人员

       这次甘肃景泰马拉松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主办方没有做好应对方案,事故高发期没有安排专业的救援人员,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最重要原因。

三、越野赛距离比较长救援人员很难第一时间来到现场

       户外越野赛基本上都是50公里以上,当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够第一时间救援就会错过最佳救援时间,越野赛距离比较远很多救援人员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够抵达现场,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救援机会。

再创纪录 — Can-Am全地形车摘得2020年多项全球越野赛事桂冠

       1.WRC(World Rally Championship)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

       2.达喀尔拉力赛

       楼上的已经介绍达喀尔了,我这就弄WRC吧

       FIA四大赛事;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F1

       FIA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WRC

       FIA World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WTCC

       FIA GT Championship-GT

       WRC(World Rally Championship)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始于1973年,是FIA国际汽联四大赛事之一与F1齐名,但是与F1不同的是所有参赛车辆必须以量产车研发制造而成,并在世界各地的雨林、泥泞、雪地、沙漠及蜿蜒山路等不同的路况进行比赛,是最严酷的赛事之一,但也是最有魅力的比赛之一,每年全球有近10亿人次通过各种方式观看WRC比赛。

       WRC是“WorldRallyChampionship(世界拉力锦标赛)”的缩写。拉力赛一词取自英文“Rally(集结)”,表示参赛车辆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定的行驶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分站点目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子的维修检测。

       拉力赛的赛段为各种临时封闭后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区和丘陵的盘山公路、沙石路、泥泞路、冰雪路等,也有无法封闭的沙漠、戈壁、草原等地段。复杂的地形和漫长的赛程不仅考验车手的车技和经验,还要考验领航员的配合、车辆的性能以及维修的力量。

       WRC的比赛规则十分详细,比如参赛车辆必须为各大汽车厂家年产量超过2500辆的原型轿车,同时对于赛车改装后的尺度、重量以及排量、功率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WRC是每辆赛车必须同时搭乘一名车手和一名领航员。车手只管开车,充分发挥自己高超的驾车水平,而领航员既要在比赛期间安排好一些生活琐事,而且还要在比赛时为车手指明每一天比赛的正确方位和路线,并在赛段里及时准确地提供前方的路况。

什么叫场地越野赛?请回答清楚点,不在乎字儿多!!!

       (2020年12月23日,上海)?2020年已接近尾声,?BRP庞博旗下Can-Am全地形车在今年全球各项顶级越野赛事中屡创佳绩,与众赛车手再创又一年的辉煌成绩单。

       纵贯全年,从1月达喀尔拉力赛,到12月SCORE?Pro?UTV锦标赛,?Can-Am独行侠X3助力众多赛车手捧起冠军奖杯,成为横扫各大领奖台的冠军座驾。

       BRP庞博全球产品战略高级副总裁Bernard?Guy表示:”2020年,Can-Am在全球越野赛事中收获颇丰,摘得一系列令人激动的冠军头衔。参与越野赛事也对我们的产品创新力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就如同汽车品牌参与F1赛事一样。我们会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反复测试车辆的动力和性能配置,实现车辆最佳表现,再将其运用于整条产品线,让驾驶者无论在赛道上,还是与朋友家人一起外出畅玩时,都能获得最佳驾驶体验。”

       今年1月,在著名的达喀尔拉力赛上,?Casey?Currie勇夺全地形车组第一名,

       同时这也标志着在世界顶级难度的越野赛事中,Can-Am连续三年成为冠军座驾。

       2020年Cam-Am高光时刻

Casey?Currie和Sean?Berriman成为历史上第一组获得达喀尔拉力赛四轮车组冠军的美国籍赛车手。他们在12天内行驶7500多公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X3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Hunter?Miller赢得Ultra4?King?of?the?Hammers冠军。在这场被称为“地球上最艰难的一天越野赛”?的比赛中,Miller驾驶X3横扫领奖台。

Phil?Blurton在the?Desert?Championship中取得最佳成绩。

Matt?Burrough赢得SCORE?Championship赛季冠军。

Corry?Weller赢得Lucas?Oil?Off?Road?Racing?Series赛季冠军。

Toby?Price赢得在澳大利亚Goondiwindi?400赛事冠军。

Denisio?Casarini?Filho和Ivo?Renato?Mayer赢得巴西dos?Sert?es拉力赛冠军。

       无论是专业Can-Am赛车手还是新手,获取胜利的第一步,便是拥有一辆Can-Am独行侠X3。BRP庞博赛事经理Jean-Fran?ois?Leclerc说道:?“我们的车辆研发是以驾驶者的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驾驶者对于车辆的广泛需求。X3能够在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赛道上取得如此惊艳的成绩,也证实它是为助力驾驶者完成一切挑战探索而量身打造的。”

       对于那些追求探刺激险地、赏远途风景及纵横驰骋赛场的车手们,Can-Am?独行侠X3都可以满足驾驶需求。每一场赛事的检验,也充分地展示了Cam-Am独行侠X3无可比拟的坚固性和灵活性,足以证实无论是何种环境和用途,?Can-Am都可以助驾驶者完成征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著名车手周勇分析达喀尔从非洲、南美到沙特的变迁

       场地越野赛",就是指在规定的封闭的场地内进行的越野竞速比赛。由于它的比赛场地集中,比赛场面更为精彩,而且同场竞技更能考验车手的心理素质,所以场地赛也备受汽车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因此,汽车场地越野赛是汽车比赛中最富观赏性的赛事之一

       编者按:

       著名车手周勇根据多年达喀尔参赛经验,对沙特与南美版达喀尔赛道环境分析,希望帮助更多有达喀尔梦想的朋友深入了解达喀尔。愿与更多爱好者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2020达喀尔拉力赛在沙特阿拉伯落幕,MINI车队的西班牙名将赛恩斯夺冠。从非洲到南美再到沙特,达喀尔一直是越野车手梦寐以求的赛场,今年比赛的精彩画面和最终成绩大家已经能够看到,然而很多朋友表示不满足于此,想要更进一步的看懂达喀尔的变化、难度、详细赛况、未来趋势等等。为了满足大家看门道的要求,中汽摩联会员俱乐部采访了著名赛车手周勇。

       从2005年至今,周勇先后10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两次创纪录,并在2015年获得汽车组第13名,突破中国车手最好成绩并延续五年。十次达喀尔参赛经历使周勇成为达喀尔精英俱乐部中唯一中国车手。目前他正致力于推广赛车文化,为中国赛车培养新人。同时,周勇祝贺韩魏本届比赛取得新突破!坦言“纪录”就是用来超越的一个记录,这将激励着更多中国车手挑战更高目标,这也是中国赛车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周勇有着三年非洲、十年南美的达喀尔经历,除亲自参赛还带领多位学员完成了达喀尔梦想。从非洲到南美的变迁再到沙特,通过对首届沙特版达喀尔认真观察对比分析,要讲的内容太多,今天他给大家分析从规则变化、赛道布局以及地理环境对赛事带来的潜在变化。

       传授越野“五度”法则?帮助车手快速认知长距离越野赛

       周勇参赛达喀尔,尤其对南美复杂多变的环境特性总结出了周氏“五度”判断法,在勇之队多年运行管理、赛车调校及车手适应训练中建立了参考依据。这五度分别是“长度、温度、湿度、高度、速度”今天在此分享给需要它的越野运动爱好者。

       长度,在单位时间相同条件下比赛里程越长,难度相对越大,对车手车队提出的各方面要求就越高;

       温度越高对车手体能消耗越大,赛车耐高温控制难度就越大,有一次车队人员发现早上六七点钟,地面还有将近四十度,可想而知正午的沙漠里将是怎样的温度;

       湿度,在南美某些地区经常下大雨、赛道泥泞、甚至突发洪水,这些变数中充满了危机和挑战。记得南美达喀尔不止一次在赛道突发洪水扰乱比赛进度,有时候会看到达喀尔主席跳下直升机在赛道里截停赛车取消赛段的场景,主要为避免车手发生危险;

       高度,南美达喀尔经常会在高原3000多米到4500米的海拔高度比赛,开始偶尔一两个赛段在高原,后期甚至比赛会连续四五天在三四千米以上高度比赛及过夜,除了赛车动力不足,赛员和维修工作人员也都会因高反影响休息和比赛状态,有条件的车队会安排赛前行驶路段吸氧,但在赛段里因安全规则不允许,吸氧设备不可带入赛道;

       赛道设计速度,即赛段节奏把握度,这里考验赛手经验及控制力。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环境度数的变化将对比赛带来影响,五度之间切换越频繁、度数越高、突发性越强赛事难度将越大。赛手竞技的基础就是对赛事特点和规则的理解。

       除了关于环境的“五度”判断法,还有疲劳度(车+人)、适应度、配合度、组织判断等多维度经验积累,助力车手和车队在不断实践中快速成长。

       周勇的“五度”判断法帮助车手做赛段分析,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今天也用“五度”解析这次达喀尔拉力赛。

       精明而专业的达喀尔组委会在内部管理架构改组之后,首次在沙特举办达喀尔比赛,结合以往非洲和南美的组织经验,适应当地资源和地域特点对赛事结构进行优化,在保障比赛精彩和控制安全前提,也更多为赛员和车队着想。看看下面这组数据:2020年赛事总长度约7800公里,赛段5000公里保持传统不变,行驶路段2800公里,比传统布局减少约2000公里。维修服务团队行驶里程仅4200公里,比传统大幅度减少,减轻了服务团队运行压力更专注在赛车维护保障上。比赛从传统的14个赛段调整到12个赛段(2019年仅有10个赛段)。比赛中有几个营地重复使用,这样一个营地可以完成两三天的赛事。

       关于长度变化,行驶路段变短,有人说赛段里程没变比赛就没啥大影响,真的是这样吗?周勇表示:在我刚开始参加达喀尔比赛时,常常传导一句话:“想赛好,就要吃好!睡好!”。大家都知道越野赛是汽车运动中不确定因素最多的赛事,越野赛赛的是单位时间里的车队各环节工作效率配合以及应变能力。当赛手和工作人员休息睡眠时间充足、赛车维修时间充足、做路书时间变短时、判断力好同时犯错概率小,都会是有利比赛的因素。

       赛事组委会在GPS控制系统中预设行驶路段全程限速,一般不许超过110公里时速,在接近105时速时赛车内伴随刺耳的警报器响起震耳欲聋,三次超速将给予车组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出赛段后赛手既想赶路早点回营地休息、修车,又要预防不小心超速,车手们忍着警报器的刺激,油门僵持长达几小时,行驶路段算是比赛中的另一种修炼......超长行驶路段并不能使赛员们及时放松下来......

       试想,行驶路段减少2000公里,按行驶平均车速85km/h计算,等于23.5小时驾驶时长。达喀尔传统日均睡眠也就6小时(能控制好的情况下),相当于近四天睡眠时间。即便较少两个比赛日,依然可以多出每日1个多小时睡眠时间,赛车得到恢复的时间也相应增加。

       另外,以往达喀尔的汽车组发车时间非常早,3、4点起床赶路是常事儿,摩托车组比汽车组还早出发,更是辛苦和危险。记得有一次我们在高原赛段天没亮就出发,不久后得知一位摩托车手发生交通事故,与对面来车相撞去世。后来有了解情况人士说,交通因素以外高反、睡眠质量下降都会影响人的判断和反应力。今年汽车组发车时间相对后延很多,7点半、8点半甚至10点半......,车手每天精力更多集中于赛段中的拼搏,结束赛段可以早些返回营地。这是组委会赛事设计上的一大进步。根据时事环境变化而调整赛事设计,维护安全保障赛事精彩,这就是达喀尔。

       再说湿度、温度、高度,南美的潘帕斯草原赛段经常由于大雨造成赛道泥泞、甚至洪水破坏赛道,路面的变化特别大,路书每日很多修改,领航员甚至要工作到半夜,今年沙特达喀尔部分赛段早上才发彩色路书,领航员跟车手一样可以轻松休息,虽然不能提前了解路书上信息,但休息好比第二天迷糊上阵更有好处。

       到了阿卡塔玛沙漠地带炎热空气干旱的路面没有一点水。有时候一天内从炎热干燥到暴雨洪水。也有一天内经历赛段在四千米高原接近零度发车,赛到海边终点一天内过冬夏两季。

       靠近中北部的高原地带,带来对车动力和人的高反以及对气候温度的影响。后来几年竟然连续四五天都在高原上比赛,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几百人高反带出赛事另类的难度,是对身体的挑战。这种丰富的环境、温湿度、赛段节奏变化是南美的最大特点。而今年沙特环境像极了第一季的非洲达喀尔,没有大水和高原的干扰。但非洲达喀尔赛段要穿越5、6个国家(南美版最多穿越3个国家),穿越对赛手比赛节奏以及赛段时间程序设计有更高要求,但是无疑都消耗了宝贵的时间。而沙特境内的达喀尔比赛相对更纯粹没有这些事来消耗精力和时间,在比赛节奏把握上更像一场超长的WRC和DAKAR的合体。

       各种因素导致地区参赛选手比重变化以及顶级选手竞争减少

       2019和2020两年达喀尔的特点,是在一个国家境内独立举办。并由原先两周14赛段缩减为10和12个赛段,我们不得而知现在达喀尔参赛车数量和车型比重变化的原因。回看几年前达喀尔参赛车型,以头部车队数据为例:当时冠军车队X-raid每年有10-12辆,其竞争对手OverDrive服务的丰田赛车更多约13辆,这两个顶级车队加起来有25辆四驱赛车。当时标致还没有回到达喀尔之前是四驱赛车的天下,还有巴西三菱、欧洲三菱、雷诺等七八辆有竞争力的四驱赛车,再加上几辆能杀近前十的两驱赛车,大概有35个车组在前两个集团厮杀,再加上南美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不确定性爆表。

       比赛移师沙特后,车队与车手布局重新洗牌,南美经济形势不稳定,之前在十位前后参赛的几位南美高手只来了特拉诺瓦一个。今年X-raid车队MINI是6辆赛车,丰田车队是8辆赛车,两个车队比那时候少了近一半。标致厂队身影不见了,我们喜爱的勒布也没出现,倒是来了新鲜血液F1名将阿隆索。纳尼·罗马开着宝沃赛车好像也没发挥好,德普雷去开了SSV组,中东高手占有地利条件竟然也没来几位。

       今年的赛道设计依然酷得不行,但是过去熟悉的达喀尔身影少了一些,使竞争惨烈度有所下降,当然第一集团还是战的难解难分甚是精彩。值得开心的是沙特举办达喀尔赛事,为我们中国车手的达喀尔梦想带来了便利,并迎来了参赛人数的历史爆发。中国车手的赛果磊磊,在汽车、摩托车双双获得历史最佳战绩。这也从侧面鼓励了更多拥有达喀尔梦想的中国人,带着梦想和敬畏心来战!

       从人文环境分析今年比赛的变化。由于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人情和西方不同,赛事组委会尽量回避男女之间的贴面礼。另外,比赛营地少了啤酒等酒精饮料,大家晚上回到营地要欢庆、沟通、交流的时候少了酒的陪伴。当然赛车不喝酒也是好的,只要最后喷香槟就可以。

       达喀尔在哪儿举办都会是精彩的,周勇相信新上任的主席大卫会把赛事带向更加专业更以人为本的维度。期待达喀尔比赛鼎盛状态重现!那时候汽车组有150辆以上的规模,250辆摩托车、将近100辆卡车,车手总数达到850多人,今年达喀尔参赛车辆总共300多辆,参赛人数有500多人。有理由相信此次赛事圆满成功,未来可期!

       T3是未来趋势?希望重返达喀尔

       在连续参加南美达喀尔十年来,周勇今年虽然没到现场,但是他以多年来丰富的参赛经验,分析沙特达喀尔的情况。经过视频观看比赛,以及达喀尔官网公布的比赛数据、比例,研究了上述几个方向。

       周勇还发现今年达喀尔我们看到有45辆SSV参赛,就是汽车组除了T1和T2赛车外,最时髦的T3轻型越野赛车组,虽然汽车组总数接近往届,但其中T3车型比例增长很快。

       通过参赛数量的变化,可以推出一个结果,T3将是未来比赛越来越火的车型。因为T1的造价太贵了,虽然T1能争全场成绩,但造价和服务费高昂,不是能撑得起大众赛车梦想的车型。汽车运动爱好者未来会更多瞄准T3车型,甚至将来可能会在参赛数量上超过T1车组,这是很有可能的。新规则将庞巴迪、北极星、雅马哈这三个厂商版SSV四轮驱动车型归为T4组,未来T3组将会形成独立组别,形成以Steenbok(STB)为首的独立阵营。

       Steenbok19(T3)在2019年5月环塔期间首次在国内亮相,随后在全国五大沙漠赛区进行巡回性能测试。最后为了测试实战效果,与战略合作伙伴开山品牌共同组建“开山T3勇之队”参加了7月为期三天总长约两千五百公里的丝路之路比赛中国段,并在最后赛段中战胜了来自法国、俄罗斯等全部T3组其它对手,并获得国内段T3组冠军奖杯。

       2020年,Steenbok20款4驱新版T3赛车即将上市,同时将分为四驱版和两驱版两个系列,有自动档和序列式两种配置,适应国内赛事需求高性价比,也有满足国际赛事的FIA注册版车型,车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欢迎广大爱好者到勇之队基地试驾测试。

       最后预祝我们中国赛车运动全面发展,在新一年里蒸蒸日上,在国内国际赛事中取得更优异成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汽车越野赛”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汽车越野赛”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